2020年河北专接本考试家畜生理学专业考试说明
时间:2021-06-02 作者:乐贞教育阅读:次
2020年河北专科考试时间已经确定,考试时间为6月20日。考生一定要做好准备。考生知道专业考试内容是什么吗?下面,乐贞老师编写了2020年河北省动物医学专业考试的指导书。请仔细检查。
2020年河北省专业考试动物医学考试解读
靠前部分:家畜生理学
一、课程介绍
1.内容概述与要求家畜生理学是研究家畜正常生活现象、生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知识内容分生物与环境、器官与系统、细胞与分子三个层面进行阐述。主要包括生命、血液、血液循环、呼吸、消化吸收、体温调节、肌肉、泌尿系统、神经、内分泌、生殖、泌乳等基本特征。通过学习要求掌握生活的基本特征;掌握主要组织器官的功能和特点;了解基本生理活动原理;了解生理活动分子水平的变化。考试内容主要要求掌握和理解,理解部分在试题中不得超过10分(满分150分)。
二.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满分15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类型包括名词解释、选择题、空题和简答题。
二.知识要点和评估要求
一、引言(一)知识要点
1.家畜生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层次和研究方法
2.身体机能和内部环境
(1)生活的基本特征
(2)身体的内环境、稳态和生理意义
3.身体功能活动的调节
(1)身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①神经调节
②体液调节
③自我调节
(2)生物生理功能调控系统的模式
①非自动控制系统
②反馈控制系统
③前馈控制系统
(2)评估要求
1.掌握一些概念:家畜生理学,内环境,内环境稳态,兴奋性,兴奋性,抑制性,反射,反射弧,反馈,正反馈,负反馈。家畜生理学的研究方法,生命的基本特征,机体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法和特点。
2.了解一些家畜生理学研究的三个层次。
3.了解非自动控制系统和前馈控制系统在调节系统模式下的一些身体生理功能。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
(一)知识要点
1.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1)被动运输(1)简单扩散(2)容易扩散
(2)主动转运(1)初级主动转运(2)次级主动转运(3)细胞外和细胞内物质转运
2.细胞跨膜信号转导
3.细胞兴奋性和生物电
(1)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和机制①细胞的静息电位和机制②细胞的动作电位和机制
(2)兴奋性和兴奋条件
①阈强度、阈刺激、阈上刺激和阈下刺激
②细胞兴奋性的变化
4.动作电位的传播原理——局部电流理论
5.局部反应特征
(2)评估要求
1.掌握一些概念:被动转运、简单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转运、静息电位、动作电位、阈强度、阈电位、阈刺激、阈上刺激、阈下刺激。细胞膜转运的各种模式和特点,细胞兴奋性变化的四个时期和特点,局部反应的特点。
2.了解某些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机制。
3.了解一些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功能。
第三,血
(一)知识要点
1.血液的组成和特性
(1)血液的成分
①血液成分和红细胞压积(pcv);②血浆和血清的制备及成分差异
(2)血液的理化特性:颜色、气味、比重、粘度、渗透压、酸碱性
(3)血容量
2.血浆
(1)等离子体的主要成分
(2)血浆蛋白的生理功能
①血浆白蛋白的功能②血浆球蛋白的功能③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功能
3.红细胞
(1)红细胞的形状和数量(2)红细胞的特性
4 ①红细胞悬浮稳定性和红细胞沉降率
②红细胞渗透脆性和溶血
(3)红细胞的功能
(4)红细胞的形成和破坏①红细胞生成的条件②红细胞生成的调节③红细胞的破坏
4.白细胞(1)白细胞的形状和数量
(2)白细胞的免疫功能①血细胞渗出和趋化性②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功能特点③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活化过程和功能特点
(3)白细胞的形成和破坏
5.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
(1)血小板①血小板的主要特征②血小板的功能
(2)凝血①凝血的概念②凝血的三个过程
(3)抗凝系统与纤溶(1)血管内凝血的原因(2)抗凝系统(3)纤溶(4)促进和延缓凝血的措施
6.血型(1)血型和红细胞凝集的概念(2)人ABO血型系统(3)Rh血型系统
(4)动物血型的应用
(2)评估要求
1.掌握一些概念:红细胞压积(PCV)、血浆、血清、红细胞悬液稳定性、红细胞沉降率(ESR)、红细胞渗透脆性和溶血、凝血、血型和红细胞凝集。血液成分、血容量、血浆与血清的差异、血浆胶体渗透压的意义、血液中的主要缓冲液对;血浆白蛋白的作用,血浆球蛋白的作用;红细胞的功能及其形成的条件;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功能特点;血小板的主要特性和功能;凝血的本质及其三个步骤,促进和延缓凝血的措施;人类ABO血型系统。
2.了解部分抗凝系统和纤溶过程,Rh血型系统。
3.了解一些血浆的化学成分,红细胞的形状和数量,红细胞的破坏,白细胞的产生和破坏,动物血型的应用。第四,血液循环
(1)知识点1。心脏泵功能(1)心脏周期和心率(2)心脏泵功能和机制(3)心音(4)心脏泵功能的评价(2)心肌的生物电和生理特性(1)心肌细胞的生物电(1)心室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产生原理(2)窦房结细胞跨膜电位的特性(3)浦肯野细胞跨膜电位的特性。
(2)心肌的生理特性(自动节律、兴奋性、传导性、收缩性)(3)体表心电图(3)血管生理学(1)血管内血流、血流阻力、血压
(2)血压形成的主要因素
(3)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①动脉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及其影响因素②动脉脉搏
(4)静脉血压和静脉回流血量①中心静脉压及其意义②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
(5)微循环①微循环途径及意义②微循环调节
(6)组织液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
(7)淋巴的产生和回流
4.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1)心血管活动的神经调节(心血管神经支配、心血管活动中枢、心血管活动的压力敏感反射和化学敏感反射)
(2)心血管活动的体液调节(全身体液调节、局部体液调节)
(3)心血管活动的自我调节(代谢自我调节机制、肌源性自我调节机制)
(2)评估要求
1.掌握一些概念:心动周期、每搏量、分钟输出量、射血分数、心脏指数、自主性、正常起搏点、潜在起搏点、窦性节律、异位节律、心电图、血压、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外周阻力。心动周期分期;生理特性和心肌特性;形成血压的因素、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微循环的三种途径及其生理意义、组织液生成过程及影响因素、淋巴回流的意义;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2.了解部分心肌工作细胞的生物电特性以及影响心肌自主性和兴奋性的因素;中心静脉压及其意义:微循环的调节。
3.了解部分心动周期各期心脏容积、压力、瓣膜的变化;心音的成因。
动词 (verb的缩写)呼吸
(一)知识要点
1.肺通气(1)肺通气的结构基础和功能(1)呼吸道的作用(2)肺泡(呼吸膜、肺泡表面张力、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2)肺通气原理①肺通气的动态呼吸运动,呼吸时肺内压力和胸内压力的变化②肺通气阻力③呼吸频率和呼吸类型
(3)肺通气功能评价①肺容积②肺容积③肺通气2。肺通气和组织通气
(1)气体交换机制
(2)气体交换过程
(3)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
3.血液中的气体运输
(1)血液中氧和二氧化碳的存在形式
(2)氧的运输
(3)二氧化碳的运输
4.呼吸运动的调节
(1)呼吸中枢和呼吸节律的形成(1)各种中枢在调节呼吸运动中的作用(2)呼吸节律形成的假说
(2)呼吸的反射性调节①肺牵张反射②呼吸肌的本体感受反射③防御性呼吸反射
④化学敏感性反射
(3)海拔对呼吸的影响
(2)评估要求
1.掌握一些概念:呼吸、肺通气、肺通气、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呼吸运动、分通气、肺泡通气、Hb氧容量、Hb氧含量、Hb氧饱和度、氧解离曲线、肺牵张反射。呼吸膜的组成、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主要功能、肺通气的动力、呼吸过程中肺压和胸内压的变化、胸内负压的生理意义;气体交换的机理和过程,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O2和CO2的输送形式,血红蛋白和O2的结合特性,影响氧解离曲线的因素;呼吸运动的反射性调节。
2.了解部分肺泡表面张力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关系,呼吸频率与呼吸类型的关系,CO2转运与维持机体酸碱平衡的关系,以及各个中枢在呼吸调节中的作用。
3.了解一些呼吸道的主要功能,肺通气阻力,肺容积和肺容积,海拔对呼吸的影响,呼吸节律形成的假设——吸气活动发生器和吸气截止机制模型。
不及物动词消化吸收
(1)知识点1。概述
(1)消化方法:机械消化、化学消化、生物消化
(2)消化道平滑肌的特性及平滑肌的电生理特性
(3)消化道功能的调节
2.口服消化(1)摄食和饮水①摄食和饮水方式②摄食的短期调节和长期调节
(2)唾液分泌①唾液的生理功能②唾液分泌的调节(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3)咀嚼(4)吞咽
3.单胃消化
(1)胃液分泌①胃液的组成和功能②胃液分泌的调节(胃液分泌的阶段和特点)
(2)胃运动和调节(1)胃运动的形式(2)胃运动的调节
4.胃内消化
(1)瘤胃和网胃消化(1)瘤胃微生物的种类和生存条件(2)瘤胃微生物对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特性。
(2)前胃运动及其调节(3)皱胃消化
5.小肠消化
(1)胰液①胰液的组成和功能②胰液分泌的神经体液调节
(2)胆汁①胆汁的组成和功能②胆汁分泌的神经体液调节(3)小肠液(4)小肠运动①小肠运动的形式②小肠运动的调节
6.大肠的消化(1)大肠液(2)大肠内的生物消化(3)大肠运动和粪便排泄
7.吸收(1)吸收部件
(2)吸收机制
(3)小肠对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及其相关机制
(2)评估要求
1.掌握一些概念:消化、吸收、机械消化、化学消化、生物消化、脑肠肽、反刍、打嗝、接受性放松。胃肠平滑肌的一般特征及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胃肠功能的调节;唾液、胃液、胰液、胆汁的生理功能,不同时期胃液分泌的特点,唾液分泌的调节,瘤胃微生物种类及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的消化特点,单胃的运动形式,小肠的运动形式,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场所的原因。
2.了解一些小肠液的作用;胃液、胰液、胆汁分泌的神经体液调节;各种营养物质的吸收机制。
3.了解一些瘤胃运动,皱胃消化和大肠消化的特点。
七、能量代谢和体温调节
(1)知识要点1。能量代谢(1)能量的来源和利用(2)能量代谢的测定①饲料总能量的途径②能量代谢测定的概念(能量代谢率、食物热价、食物氧热价、呼吸商、非蛋白呼吸商)③能量代谢测定的原理和方法(3)基础代谢和静息能量代谢①基础代谢②静态能量代谢③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④影响基础代谢的因素2。体温及其调节(1)动物体温及其正常变化11 (2)产热和散热过程①生物体的产热器官和方式②生物体和皮肤的散热方式③等温范围(代谢稳定区)3。体温的持续调节(1)神经调节(2)体液调节4。家畜对高温的反应
(2)评估要求
1.掌握一些概念:能量代谢、能量代谢率、食物热价、食物氧热价、呼吸商、非蛋白呼吸商、基础代谢、静息能量代谢、等温范围。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人体产热器官和方法,人体散热途径和皮肤散热的主要途径;寒热的体温调节过程。
2.了解一些生物体能量利用的基本形式和供给总能量的方式;动物正常体温及变化;体温设定点理论。
3.了解一些能量的来源和利用,能量代谢测定的原理和方法,影响基础代谢的因素;家畜的耐热性和耐寒性。
八、泌尿生理学
(一)知识要点
1.概述(1)排泄的概念和途径(2)肾脏的组织学特征(1)肾单位和肾小管(2)肾小球周围小体(肾小球旁jga) (3)肾脏的神经支配(3)肾脏的血液循环特征)
2.尿液的成分和理化性质
3.尿液的生成过程
(1)肾小球滤过功能指数(肾小球滤过率和滤过率)(2)决定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因素(肾小球滤过膜的渗透性和肾小球有效滤过压)
(2)肾小管和收集管的重吸收①肾小管和收集管的重吸收方式②肾小管和收集管各部位对物质的重吸收
(3)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和排泄
4.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1)逆流交换和逆流倍增
(2)肾髓质渗透梯度的形成和维持
(3)尿液浓缩和稀释过程
5.尿液产生的调节
(1)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①滤过膜通透性和有效滤过面积的变化②肾小球有效滤过压(包括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和肾包膜内压)的变化③肾血浆流量(肾血浆流量的自动调节和神经体液的调节)
(2)影响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和分泌的因素①球管平衡②管球反馈③肾小管液中溶质浓度④抗利尿激素⑤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⑥心钠素
(3)神经调节
6.小便
(2)评估要求
1.掌握一些概念:球管平衡和肾糖阈值。生物体的排泄途径;决定肾小球滤过的因素、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影响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和分泌的因素、抗利尿激素分泌的调节和醛固酮分泌的调节;某些因素(如大量失血、出汗、饮水、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或高渗葡萄糖等)的影响。)对尿液产生的影响。
2.了解部分肾脏的血液循环特点,各种物质的重吸收机制,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内H+、NH3、K+的分泌机制。
3.了解一些肾脏的组织学特征,尿液的成分和理化性质,尿液的浓度和稀释度,排尿反射的过程。
九.肌肉生理学
(一)知识要点
1.肌肉细胞的收缩机制
(1)骨骼肌的功能结构①粗肌丝的分子结构②细肌丝的分子结构③肌管系统
(2)骨骼肌的收缩机制①兴奋传递及神经与肌肉间的特性②骨骼肌兴奋与收缩的耦合③骨骼肌的收缩
2.骨骼肌的特征
(1)骨骼肌的物理和生理特性(2)骨骼肌的收缩形式(3)平滑肌的收缩和舒张。
(2)评估要求
1.掌握一些概念:肌肉段、运动单位、神经-肌肉关节、兴奋-收缩耦合、等张收缩和等长收缩、单收缩和强直收缩。骨骼肌细胞的精细结构,神经-肌肉关节的兴奋传递过程和特点,肌肉收缩过程。
2.了解一些横桥的功能,肌管系统的功能,兴奋-收缩耦合的过程,骨骼肌的特点。
3.了解一些平滑肌的收缩和舒张。
X.神经生理学
(一)知识要点
1.神经系统的基本要素
(1)神经元和神经纤维①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②神经纤维传导冲动的特点和影响神经纤维传导速度的因素③神经纤维的分类④神经纤维的轴突运输
(2)胶质细胞
2.神经元之间的功能联系
(1)突触①突触结构②突触分类③经典化学突触传递过程兴奋性突触传递过程抑制性突触传递过程(突触前抑制和突触后抑制)④突触传递特征⑤电突触传递和非突触化学传递
(2)神经递质和受体①外周神经递质和中枢神经递质②神经递质的共存和调节③受体的主要类型和分布(3)反射①反射和反射弧②多个神经元之间的联系③中枢兴奋过程的基本特征
3.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1)受体的分类和一般生理特征
(2)感觉传导功能①脊髓和脑干的感觉传导通路(浅层感觉传导通路和深层感觉传导通路)②丘脑及其感觉投射系统(特异性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③大脑皮层的感觉分析功能
4.神经系统对身体运动的调节
(1)脊髓对身体运动的调节①拉伸反射(腱反射和肌张力)②屈肌反射和对侧伸肌反射
(2)脑干对肌张力和姿势反射的调节①脑干网状结构对肌张力的调节;脑干网状结构的易化区及其作用:脑干网状结构的抑制面积及其对大脑刚性的影响及其机制②脑干对姿势反射(状态反射和翻正反射)的调节
(3)小脑在调节身体运动中的作用
(4)基底神经节对身体运动的调节
(5)大脑皮层对身体运动的调节①大脑皮层运动区控制骨骼肌运动的特点②运动信号的后通路(锥体系统和锥体外系统)
5.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1)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特点
(2)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功能
(3)内脏活动的中枢调节
6.大脑的高级神经活动
(1)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区别
(2)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
(3)条件反射的形成原理
(4)条件反射的泛化、分化和消退(
5)条件反射的生理意义
(2)评估要求
1.掌握一些概念:突触、神经递质、受体、反射时间、拉伸反射、腱反射、肌张力、屈肌反射、对侧伸肌反射、大脑刚性去除、动态塑形。神经纤维传导冲动的特点;突触结构,兴奋性突触的传递过程,外周主要神经递质、胆碱能神经纤维、肾上腺素能神经纤维和受体的分类;多个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和中枢兴奋过程的基本特征;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特点;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区别,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条件反射的生理意义。
2.了解一些神经元的功能和影响神经纤维传导速度的因素;突触的分类,突触前抑制和突触后抑制的特征(与兴奋性突触比较);特定和非特定投影系统的特征和功能;对侧伸肌反射的机制,消除大脑僵硬的机制,控制骨骼肌运动的大脑皮层运动区的特征。
3.了解一些神经纤维的分类,胶质细胞的特征和功能;电突触传递和非突触化学传递的特点;中枢神经递质,条件作用的概念和神经递质的共存;脑干对姿势反射的调节,小脑在躯体运动调节中的作用,基底神经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条件反射的形成原理,条件反射的概括、分化和消退。
XI。内分泌学
(一)知识要点
1.概述
(1)外分泌腺、内分泌腺、内分泌细胞和内分泌系统
(2)激素①激素的概念②激素的传递方式③激素的分类④激素的一般特征⑤激素的功能
(3)激素的作用机制①含氮激素的作用机制②类固醇激素的作用机制
(4)激素分泌的调节①神经调节②体液调节
2.下丘脑的内分泌功能
(1)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1)下丘脑神经内分泌大细胞和小细胞(2)下丘脑与垂体(包括神经垂体和腺垂体)的关系
(2)下丘脑分泌的激素(因子)及其生理功能
(3)下丘脑调节肽分泌的调节
3.脑垂体
(1)腺垂体①腺垂体激素及其生理功能(生长激素、促甲状腺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性腺激素包括促卵泡激素、促黄体激素、催乳素和促黑素细胞激素)②腺垂体激素分泌的调节
(2)神经垂体①神经垂体激素(加压素和催产素)的生理功能②加压素和催产素分泌的调节4。甲状腺(1)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代谢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②甲状腺激素的储存、释放和运输(2)甲状腺激素的生理功能
(3)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
5.甲状旁腺、甲状腺C细胞、维生素D3
(1)甲状旁腺激素的生理功能,甲状旁腺激素由甲状旁腺分泌
(2)甲状腺C细胞分泌的激素降钙素的生理作用
(3)维生素D3的生理功能
6.小岛
(1)胰岛素的生理功能及其分泌的调节
(2)胰高血糖素的生理功能和分泌调节
7.肾上腺
(1)肾上腺皮质激素①糖皮质激素和盐皮质激素的生理功能②糖皮质激素和盐皮质激素分泌的调节
(2)肾上腺髓质激素①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生理作用②肾上腺髓质激素分泌的调节
(2)评估要求
1.掌握一些概念:激素、内分泌腺、应激反应、应急反应。激素的一般特征;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参与糖代谢的主要激素及其在糖代谢中的作用,参与钙磷代谢的主要激素及其作用;下丘脑和腺垂体分泌的激素,神经垂体激素的生理功能及其分泌的调节。
2.了解一些作为第二信使的主要物质,含氮激素和类固醇激素的作用机制,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轴的内分泌调节。
3.了解一些激素的分类,激素的传递途径,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释放和转运。
十二.生殖生理学
(一)知识要点
1.生殖、性成熟、身体成熟、附属性特征和青春期概述。
2.男性生殖生理学
(1)睾丸功能①睾丸生精②睾丸内分泌功能——雄激素分泌及其生理功能
(2)睾丸功能的调节
(3)附睾和副性腺的主要功能
3.女性生殖生理学
(1)卵巢功能①卵巢的排卵卵泡的发育和卵子的产生排卵和排卵后黄体的形成②卵巢的内分泌功能—雌激素、孕酮和松弛素的分泌及其生理功能
(2)卵巢功能的调节
(3)性周期①性周期类型②性周期分期及激素水平变化
4.交配和受精
5.妊娠
6.交货
(2)评估要求
1.掌握一些概念:性成熟、体细胞成熟、黄体、妊娠黄体、周期性黄体、性周期、受精、授精、精子获能、顶体反应。雄激素、雌激素、孕酮和松弛素的生理功能。
2.了解一些睾丸的生精,睾丸功能的调节,性周期的各个阶段及其内分泌调节,性周期的类型。
3.了解一些附睾和副性腺的功能;交配、受精、分娩和怀孕的过程。
十三.哺乳生理学
(一)知识要点
1.乳房的结构特征
2.乳腺的发育和调节
3.乳汁分泌(1)初乳和正常乳汁(2)乳汁产生过程(3)乳汁分泌的调节
4.牛奶的排出
(1)射奶、乳房容纳系统、奶池奶、反射奶和残留奶
(2)射奶反射
(2)评估要求
1.掌握一些概念:乳汁分泌、初乳、正常乳、射乳、乳池乳、反射乳、残乳。乳腺的发育过程和调节;初乳与正常乳汁的区别及其生理意义:乳汁喷射反射过程(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2.了解一些乳腺的结构特征。
3.了解偏奶的形成过程。
2020年,准备参加河北专业考试的考生,一定要好好备考。2020年河北省专业考试视频课程已经更新,考生可以登录乐贞教育观看。如果还是不懂,可以网上查询一些河北省专业考试的资料,帮助考生取得优异成绩。